![]()
年仅41岁的前NBA球员德文-格雷近期因心脏病在亚特兰大郊区去世。据透露,在离世的上午,他还和他与朋友打了一场篮球,下午却突然感到胸口疼痛并被紧急送医,不料晚些时候就不幸去世。事实上,早在19年前的1994年,格雷就曾因心脏问题中断球员生涯,但得益彼时于年轻,仅仅休息了7场比赛后,他能够很快重回赛场。 当地医生指出,格雷当天打球前如能做一次远程心电测量并根据情况终止计划中的剧烈运动,或许一切还来得及。而当地媒体则惋惜地指出,作为一个有着20年心脏病史的患者,尽管他身体素质相当不错,也还年轻,但如能具备早预防、早准备的意识,生命周期无疑将大大延长。 好在这个世界并非只有不幸,一位远在地球另一端的李女士就幸运得多。2013年7月9日,太原李女士佩戴中科康馨生产的心电无线监测仪进行心电测量,并将数据上传至该企业的信息分析系统,专家第一时间分析数据后发现,李女士在11时06分、11时36分、16时30分都存在着心电异常情况。医护人员立即联络并询问李女士情况,同时建议其应在家人陪同下及时就医。这样,在中科康馨专家的远程指导下,李女士及时到医院做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安装心脏支架,使得病情得到有效及时准确地控制。 两个案例表明,心血管疾病具有偶然性和突发性,在日常生活中对患者或患病人群进行心电监护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早期的家庭心电监护要在监护结束后再进行心电资料的分析,不具有实时性,病人发病时无法得到医生及时的诊断和救治。同时其存储量太小,仅能存储极少量的心电数据,不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一些有价值的心电数据还是不可避免地被丢失,这大大降低了诊断的准确率。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由中科康馨开发的心电无线监测仪使得心电远程监护系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基于网络的远程心电无线监护仪是指利用心电监护客户端(电脑端、平板端、手机端任选同效)采集患者的心电信号,然后借助互联网将心电信号传输至监护中心服务器,等待医护专家对患者心电图进行处理和相应诊断。整个系统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客户终端、因特网和管理中心工作站。使用者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得到监护中心的监护。 中科康馨的心电无线监测仪不仅具有无线化、网络化、人性化的特点,还拥有便携式、模块式、易操作、价格低廉等优势,据该产品的合作研制单位,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判断,此产品的这些特点必将成为未来市场的同类产品的标杆、趋势和主流。同时,借助已日趋成熟的3G和即将发牌的4G技术,该产品将能极大地增加系统容量、提高通信质量和数据传输速率,从而为患者提供提供更稳定、更强有力的心电远程监护。因此在不久的将来,它一定会在心脏疾病的预防与救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