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卫计委宣传司司长毛群安24日在2014年世界心脏日新闻发布会上发言。 “随着国家信息化发展,确实应该鼓励社会组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医疗服务”,毛群安24日在2014年世界心脏日新闻发布会暨健康中国行·全民心血管健康行动媒体沟通会上对中新网健康频道表示,在政策出台之前国家卫计委就考虑过限定远程医疗主体所带来的影响,国家卫计委最终决定将远程医疗主体限定为医疗机构是出于保证医疗安全的考虑。 “一项新技术的应用如果不掌控好,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毛群安同时表示,目前医生在非医疗机构上可以开展网上咨询服务,但如果更进一步地涉及到诊断治疗等则必须在医疗机构中进行。 不过,在如何界定咨询和诊断上,部分医生或机构存在疑问。上海东方医院副院长谭军此前接受《生命时报》采访时表示,咨询和诊断如何界定并无详说,这会给医生造成一定困扰。同时,有分析人士认为,政策初衷是为了规范诊断医疗行为,从患者利益出发,但政策制定需要细化。 卫计委8月底在《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中规定,“非医疗机构不得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并且“医务人员向本医疗机构外的患者直接提供远程医疗服务的,应当经其执业注册的医疗机构同意,并使用医疗机构统一的信息平台”。 根据卫计委的定义,所谓远程医疗,是指一方医疗机构(邀请方)邀请其他医疗机构(受邀方),运用通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本医疗机构诊疗患者提供技术支持的医疗活动。同时,医疗机构运用信息化技术,向医疗机构外的患者直接提供的诊疗服务,也属于远程医疗服务,包括远程病理诊断、远程医学影像诊断、远程监护、远程会诊、远程门诊、远程病例讨论及省级以上卫生部门规定的其他项目等等。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科康馨”,即可浏览更多健康资讯。 |